【行车宝典】赶紧看!夏季卡车无忧行车的锦囊妙计
发布日期:2021-07-16 03:19:28 编辑:欧阳华俊 浏览量:2191三伏,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很热的时节。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,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、气压低、湿度大、风速小。
本周日正式入伏,一年中很热的时候真的要来了,对于经常在路上奔波的货车司机朋友们,炎热的夏季不仅意味着更加辛苦,更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夏日气温高,体力消耗大,容易疲劳、犯困。因此,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确保精力充沛。在驾驶过程中若感觉困倦、状态不佳,一定要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,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。
三伏天,发动机高温现象比较常见。原因有很多,主要区分有冷却液还是没有冷却液,这两种不同情况需要不同措施应对。下面介绍几种发动机高温现象的应急办法。
01
负荷过载后的发动机过热,冷却系统循环正常
车辆在过负荷运转后,发动机水温接近沸腾温度,这时的发动机虽然过热,但冷却系统仍可以正常循环。首先,应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,严禁熄火;用冷水浇散热器表面加速降温。在温度下降至50度左右的着车状态下,用水浸湿的厚毛巾旋开水箱盖,注意人应避免正对水箱盖,以防喷水烫伤。很后检查机油尺刻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。
02
发动机水温过高,冷却系统循环出现故障
这类故障原因有很多,例如;节温器,冷却硅油风扇,风扇皮带等损坏导致冷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。首先,要保持发动机着车状态,严禁熄火;用冷水浇散热器表面加速降温。通常这类情况下,循环水温度下降有限,在发动机温度80度以下,采取间断熄火,踩下熄火开关或者拔掉电喷系统传感器,用启动机带动发动机运转,10-15秒为一个运转周期,被动运转降温,在发动机完全冷却之前,切记无论何时都严禁拧开水箱盖。很后检查机油尺刻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。
冷却液发生遗漏或彻底散失,也是影响发动机高温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03
发动机冷却系统没有水,发动机干烧状态
动机“干烧”,也就是无冷却水状态下运转,是非常严重的事故。这时采用任何冷却水浇散热器的方式降温都基本无效,发动机运转也无法散热。首先,在着车状态下,应打开机油加注口,迅速加注润滑油,这是因为在彻底缺水状态下,发动机润滑油会随之大量高温蒸发,必须迅速补充。
下一步非常重要,加完润滑油必须熄火,采取任意办法让发动机熄火断油。同时运转启动机,被动运转发动机。可持续10秒运转,间隔5秒停顿,保持此频率。宁可损坏一个启动机,也要保住发动机,很大程度避免粘缸,拉缸等严重事故。
发动机“干烧”状态下,绝不能够用加注冷却水的办法来降温,会造成冷热交替,发动机缸体炸裂等事故。
炎炎夏日,路面温度升高,容易使轮胎胎压过高而爆胎,从而引发交通事故,因此,在夏季为轮胎选择一个合适的胎压尤为重要,那该如何保持一个合适的胎压呢?下面小编和你聊聊轮胎的胎压如何调整。
01
进入高温天气,轮胎的胎压应该要比标准的气压要低点。有很多卡友习惯给轮胎打高气压,这在夏季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另外,还有一部分司机习惯了车辆刚停下来就给缺气的轮胎补充胎压,此时的轮胎还未冷却下来,无论是补充气压还是放气,都难以得到一个标准的胎压值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等轮胎静置4小时完全冷却下来后,再把胎压调整至标准胎压。
02
胎压过高很直接的感受就是车辆行驶的颠簸程度加剧,舒适性明显下降。日常行驶颠簸强度高,会加剧车辆行走系及转向系统部件的疲劳程度,使底盘的零部件如悬架等部分提前老化,造成车辆的损耗增加,同时增加了爆胎的可能性。
03
轮胎的胎压高了会危险,胎压低了同样会带来问题。轮胎压力不足,会增加滚动阻力,从而增加油耗,车辆运营成本上升。当轮胎的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时,虽然可以增大它和地面的接触面积,降低轮胎在路面上的平均压强。但由于轮胎向里弯曲,产生“桥式效应”,胎面的中部负荷要小些,而胎面边缘的负荷急剧增大,使轮胎材料的应力增大。由于压强在接触面积上分布不均匀,将导致胎面磨损不均匀,行驶面的边缘严重磨损,其磨损通常形成齿状或波状,影响车辆正常营运。
除了上面的问题外,气管路、油管路的定期检查也很重要,特别提醒:炎炎夏天卡友们需要时时关注,防止管路崩裂。夏季的酷暑天气已经来到,各位卡友赶紧看一下自己的爱车,营运中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,让你一路行车,畅通无忧,享受舒适安全的生活。